天津企业签下1.1亿美元订单 “智能工厂2.0”项目同步落地
中新网天津11月7日电 (江莹)记者从天津静海官方获悉,天津6日,企业签下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亿美元订天津龙创恒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创恒盛”)与全球线性传动领军企业德国HIWIN集团签下1.1亿美元订单,单智地与此同时,厂项龙创恒盛在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产业园”)布局的目同“智能工厂2.0”项目同步落地。
11月6日,步落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天津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与天津龙创恒盛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工厂2.0”项目进行战略签约。企业签下(天津静海官方供图)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亿美元订龙创恒盛深耕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10余年,单智地此次采购的厂项机器人、纳米定位平台等装备,目同均来自年研发投入占比超8%、步落手握千项专利的天津德国HIWIN集团。据介绍,龙创恒盛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模式,把精密制造能力融入半导体、新能源装备等关键赛道。
更令人瞩目的是,龙创恒盛在高新产业园同步落地“智能工厂2.0”项目。“将投资1000万元建成智能产线与立体仓库,年增产能17.5万件,产值提升700万元。”龙创恒盛负责人龙凤祥透露,项目将延续与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的产学研成果,实现设备组网、故障预警、质量管控全流程数字化。
作为全力打造静海传统产业活力焕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主阵地,高新产业园近年来产业投资到位资金连年攀升,2024年达18.62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突破13.21亿元。“龙创恒盛的升级是缩影,我们要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长成产业脊梁。企业敢投,园区敢扶!”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负责人杨旭表示。
据悉,高新产业园已启动“保姆式”领帮办服务,从手续办理到政策对接全程护航。依托进博会的全球资源链接能力,正加速构建“引进高端技术—培育本土创新—反哺产业链”的生态闭环,从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从资源对接至难题破解,推动智能产线项目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样板工程,助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持续绽放光彩。(完)
(责任编辑:时尚)
-
中新社广州11月7日电 题:十五运会如何助推“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专访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中新社记者 国璇 邢翀将于9日开幕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
...[详细]
-
中新网温州11月7日电(周健 张睿 朱宁)基地扩大到60亩,一年产值约100万元……如今依靠种植糯米山药,浙江温州文成县农民叶珏瑜实现了从转产转业到“身价百万”的转变。而在当地,如同叶珏瑜一样的农民不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 11月5日,国务院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日前抛出两岸高层交流“四个前提”,声称只要大陆“不设前提、不扣帽子、不坚持台湾是其一部分”,并以“‘中华民国’
...[详细]
-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7日电 题:内蒙古唯一“拆弹玫瑰”王明杰:于无声处护平安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在呼和浩特公安特警队伍中,“90后”女警王明杰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女性排爆手。身着35公
...[详细]
-
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秋日清晨,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密林中,71岁的林秀文屏息凝神。相机“咔嚓”一声,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瞬间,也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7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表示,中方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否则只能是跳得越高、摔得越狠。有记者问,据报道,近期菲律宾持续拉拢
...[详细]
-
中新网温州11月7日电(周健 张睿 朱宁)基地扩大到60亩,一年产值约100万元……如今依靠种植糯米山药,浙江温州文成县农民叶珏瑜实现了从转产转业到“身价百万”的转变。而在当地,如同叶珏瑜一样的农民不
...[详细]
-
中新社三亚11月6日电 (孔令佑 郭超凯)2025“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部长会议6日在海南三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扩容,7个国家以成员身份、
...[详细]
-
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体验经济重塑年轻人生活方式在景德镇一家手作陶艺工作室里,23岁的研究生薇薇刚刚完成她的第一件陶艺作品——一只造型别致的瓷杯。“这只杯子虽然不完美,但杯身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我自己亲手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1月4日下午,一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的货运飞机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穆罕默德·阿里国际机场附近
...[详细]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扩容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
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
台湾年轻人悟了!“好男不当兵”,1.2万人赔近9亿也要退伍
天津海关“胰岛素通关快线”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